4006-779-889

父亲和神经病

上传者:沃保网 评分 0 推荐 0 下载 881 阅读 1179

资源声明
资源描述: 一位父亲和神经病17页.ppt,因为孩子常年不听他的话而苦恼不已。于是向一个很有智慧的人请教。智者问他:什么令你如此苦恼不堪?父亲回答:我的孩子太顽皮,经常在学校惹事,每次老师把电话打到我这里来投诉,我都会火冒三丈,感觉很没面子。我对孩子的管教不可谓不严,每次打的都很厉害,棍子都打断了好几根,可孩子依然屡教不改。你说,这孩子怎么能这样?是不是没救了……智者没有直接回答这位父亲的问题,而是将他带到疯人院。在疯人院里,智者邀请他仔细观察这些精神病人的行为。一个精神病人正在一堵墙上画框框,这位父亲问他在干什么?他说:我想出去,所以在这里画一个门。智者问医生,他这样画了多久了?医生说:大约三年。父亲在这边笑—笑这个精神病。医生说:他还不是最可笑的,你看那边整天拿着一把不锈钢勺子大石板上打磨的人更有趣。父亲顺着医生的手指方向看,果然见到另一个病人正在磨东西。不禁好奇的问,他在干什么?医生说:他在做门钥匙,等着那个人把门做好后,可以开门出去……此时,你发现了什么?请思考一分钟……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—这个世界是存在这种因果定律的。实际上,很多人拿着手里的豆子,哭诉老天为什么如此不公平,别人都能收获到瓜,而偏偏自己运气这么差,只能结出豆子?就像一个业务人员,在年底拿着自己年度并不理想的佣金单,唉声叹气地抱怨市场、抱怨公司、抱怨产品、抱怨客户。其实应该反思的是自己---当初种的是瓜,还是豆?如果你对现状不满,一定是和你有关系的—一定是你做了什么,或是没做什么,而导致现在这个结果。“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”这句话通俗易懂,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就能轻松理解,可是很多博士学历的人去依然栽倒在这句话上。因为这个世界有三种人:我们经常看到,一个人因为种了豆,并得了豆后,有了很多的抱怨与不满。下一次,他仍然种豆,然后继续得豆,他再次抱怨;再下一次,他一如既往地种豆,于是他一如既往地得豆,当然,他也一如既往地再次抱怨。这个循环重复出现,有的人,一生都在重复着这个循环—这是第一种人,固执地认为“种豆可以得瓜”的人。有的人开始醒觉,为了得瓜,他们做出了新的选择,决定种瓜。可惜他们在种瓜的过程中,依然使用种豆的方法,最终结出一个什么果实,谁也不知道---这是第二种人,“用种豆的方法希望得到瓜”的人。还有一种人,他们选择了种瓜的同时,选择了应用种瓜的方法。他们的成果是值得期待的,因为他们实现了“种瓜得瓜”—这第三种人懂得另一个重要的理念:“重复旧的做法,只会得到旧的结果”。你是哪种人?在《父亲和神经病》的故事中,我们发现,这个父亲和神经病有一个相似之处,就是重复旧的做法,却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。苏格兰有句名言:重复旧的做法,却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—这个人就是神经病。这句名言经常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引用。故事中的父亲,动辄火冒三丈、棍棒相加,多年来的教育方式显然没有收到成效。但是这位父亲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问题,他坚定不移地认为,问题在孩子身上。这个父亲有一个假设,就是我的教育方法是对的,就算没有效果也应该是孩子适应我而不是我去适应孩子。坚持不懈地用没有成效的方法,父亲和疯人院的那两个神经病有什么区别呢?我们从故事中,得到收获?做法不同,结果才会有所不同。如果你做的事没有效果,改变你的做法。任何新的做法都会比旧的做法多一分成功机会。想明天比昨天更好,必须用与昨天不同的做法。改变自己,别人才有可能改变。世界上的所有事物从来都是处于不停的改变之中,不肯改变便面临淘汰或失败。   展开
关键字:一位父亲和神经病17页.ppt
立即下载

大小1.1 MB

资料评价:
分享到:
大小:1.1 MB

声明

1、文件所有权益归制作人或组织所有;
2、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;
3、沃保网仅提供交流平台,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;
4、如需利用他人文件中的内容,请保持对原权益人的尊重,并保留必要的说明;
5、重复下载不扣分; 最终解释权归沃保网所有;

登录后即可查看全部资料

不了 登录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ISP/ICP)
闽ICP备08003619号-1
Copyright © 2008-2024
沃保保险网 厦门诚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关注我们
新浪微博
腾讯微博
沃保微信
联系我们

全国服务热线

4006-779-889

广告合作

扫描二维码
关注沃保微信